Logo

綠網誌

你今天環保了嗎?——新點子不斷的「萬里綠生活」
2020/7/1 下午 06:50:57
文章出處:https://www.hisp.ntu.edu.tw/news/epapers/40/articles/137

作者 / 阿桂

位於台南市新營區的「萬里綠生活新營中心」,是一間令人難忘的店。從外觀看來,這裡與一般大馬路旁常見的五金大賣場沒什麼不同,但進了門,就會漸漸感覺這裡「有點蹊蹺」:這裡沒有冷氣,一進門的賣場室內地板突然有塊綠地,取代了常見的Welcome紅地毯;櫃台四面都是寶特瓶、吸管等回收物做成的裝置藝術;偌大的賣場有塊可供講座的區域,桌椅都是紙箱做的。

這是臺灣唯一一家整合了環保日用品、二手商店、有機食物的綠生活賣場,由老闆曾彥翔一手打造出來的「綠生活社區中心」。提供各式各樣綠色生活服務,有二手寄賣、環保概念的日用商品、維修服務、資源回收,以及結合在地小農,提供友善耕作的自然農法蔬菜。如果想在台灣,找一間企業化經營的環保概念店,「萬里綠生活」也許是國內目前所能看到最好的例子。


圖:「新鮮二手樂挖寶」、「自然潮居」,都是「萬里綠生活」所營運的,外觀與一般的五金賣場沒什麼不同。然而這些招牌,都記錄著曾彥翔在此打造「綠生活社區中心」「Trial & Error」 的過程。

緣起:垃圾瀑布的啟示

問起老闆曾彥翔如何走上這條經營推廣綠生活之路,有段引人入勝的故事。事情發生在曾彥翔大學時期,有天他騎著機車,到德基水庫上游登山。突然看到對面的山壁有個壯觀的瀑布,只是這「瀑布」長得有點奇怪,水流是從路基出現的,感覺像是山的中間突然冒出一條瀑布,十分奇特壯麗。騎近一看,才發現那是個20公尺寬的「垃圾瀑布」----大量的垃圾堆積在路邊,直下溪谷,數量之多,遠看就像瀑布傾洩而下。從原以為壯麗的瀑布,到發現是巨量的垃圾,這過程給了他莫大的震撼,「德基水庫不是大台中人喝的嗎?」當時在台中念書的曾彥翔心想。

從此以後,綠色的種子便在曾彥翔的心中種下,逐漸走向環保之路。

曾彥翔大學讀的是電機,大學畢業後他考進電機所,選擇了自動控制組,為的是「想做垃圾自動分類的機器」,不過最終他還是跟著教授做其他題目。拿到碩士學位後,曾彥翔嘗試到資源回收相關產業應徵,想從基層做起。但因學歷太高,反而往往不獲錄用。他曾去7-11應徵店長,和面試官闡述他的理想:他認為7-11據點這麼多,可以兼做資源回收業務,也未獲青睞。最後他到科技業,還是念念不忘環保,工作了七年後,遞出了辭呈,來到一家資源回收的設備廠。在設備廠的經驗裡,他慢慢了解,垃圾問題不是來自資源回收的技術不好,而是太多的垃圾沒有進入回收的體系中。可回收再利用的資源就這樣被棄置在垃圾場、焚化爐,甚至被隨處偷倒,造成環境汙染,就像當年水庫上游的垃圾瀑布一樣。

了解到問題所在,曾彥翔轉向資源回收通路上。他進入一家連鎖資源回收場,汲取經驗,幾年後自己創立公司。現在的他,經營的是新營區最大的、企業化經營的綜合性資源回收場。


圖:新點子不斷的萬里綠生活曾彥翔。

綠生活實踐者:萬里綠新營中心

曾彥翔是個平時身體力行綠生活的人,他觀察到,像他一樣想過著環保生活的消費者,在市區商店之中,除了零星的生機飲食店外,幾乎沒有地方提供符合環保概念的日用品。現在有了回收場作為資金基礎,曾彥翔開始開創他的綠生活事業。

走進一樓「自然潮居」,曾彥翔如數家珍地介紹商品來歷,似乎每一件商品拿起來,都有與環保相關的概念故事。這些商品大部分都是曾彥翔親自造訪工廠,確定製成過程、設計概念符合環保理念,才會進貨。有的是工廠本身就是綠建築,製成過程完全不排放汙染物,如本土機能布品牌Ever Smile;有寶特瓶做的包包、公平貿易的咖啡、竹子纖維做的抹布、牧草和米糠填充回收塑料的筆和垃圾桶,有機棉做的布衛生棉與內衣褲、不會排放環境賀爾蒙的洗劑…...等等。特別的是,還有標榜終身維修免費的雨傘王。曾彥翔笑著說,雨傘王原本不接受加盟,他可是去找執行長談了四次,執行長才被他的誠意打動,讓他加盟的。

二樓「新鮮二手樂挖寶」是二手寄賣處。加入會員後,可以在這裡寄賣東西,曾彥翔以所學自行開發條碼系統,每樣寄賣物品都貼上專屬條碼,以建檔管理,只消刷條碼就能知道商品的寄賣主、寄賣時間和價格。此外,會員也能在家自行上網登錄,查詢自己所寄賣商品的販賣情況,收入則視販賣金額高低與店家攤派。「新鮮二手樂挖寶」成立已有四年的時間,累積會員已達兩千四百多人,已賣出去的品項累計達30萬件。


圖:賣場中的教室,桌椅都是紙作的,在這裡每週會舉辦一次荒野保護協會的講座課程。

Trial & Error的多元經營模式

曾彥翔時時有新點子要實驗。這些點子都是他看到與綠生活相關的問題,發想出來的解決方案。現在新營的萬里綠中心,就是曾彥翔的實驗場所,他希望能嘗試找出成熟的營運模式,作為日後分店的推廣模式。

「這就是為什麼店會開在新營。」曾彥翔說,這種「Trial & Error」的方式需要成本,新營的店租較便宜,較能負擔。

比如他發現市面上的童套書單價很高,然而童套書有其適用年齡,往往孩子年紀漸長,這些書就被閒置不用,因此他嘗試在賣場闢出一個空間,推行童套書二手交換。但實驗的結果,無論怎麼推廣、發傳單,收到的童套書數量都很少,即便是他認識的朋友們,也不願意把家裡用不上的童套書拿出來交換。他檢討的結果,推測也許是因為童套書單價較高,幼童又容易破壞書籍,使用者可能對其有感情,不願見其破損,所以寧願放在家中作紀念,也不願意拿出來提供交換。

另一個Trial&Error的例子,是他利用資源回收場的二手家具,藉由重新上漆、換顏色、修補等再生的方式,使二手家具能再次利用。既能營利,也能節省資源、符合環保概念。然而,這項實驗計畫也以失敗告終,原因是並非所有的二手家具都適合拿來再生,且能收到的二手家具母數不足,將這些已經再生重整後的家具,和其他二手家具放在同一個賣場空間,展示的成效往往不彰,因此販賣狀況不佳,最後這項計畫就此結束。

然而有些點子的實驗成效良好,就會被保留。比如去年開始與南台科技大學視覺設計系合作,辦設計比賽,請學生到回收場去撿可用的素材,設計成吊燈。他請設計系的教授們來擔任評審,得名的發給獎金,並選擇優良的作品放在賣場中展示,結果成效良好。他計畫今年度再辦一次比賽,優良作品也許作為目前規劃中餐飲區的桌椅;他也安排小旅行,讓會員們能認識在地合作的小農,建立消費者與生產者的連結。每週和荒野保護協會合作,舉辦各種與環保議題相關的講座與課程。

圖:萬里綠生活與南台科技大學視覺設計系合作,請學生到回收場去撿可用的素材,設計成吊燈。
(左:塑膠瓶口串製的燈飾;右:腳踏車輪胎製作的吊燈)

綠生活宅配上路

曾彥翔目前正在嘗試中的,是他自創的與資源回收結合的有機宅配系統。   

首先是他發現使用自然農法的在地小農,在銷售有機葉菜類有顯著困難。他分析有三個理由:一是消費者對葉菜類的需求量大,多半無法接受預購數月後才送達的有機葉菜;二是不同於水果、雜糧和稻米,葉菜類腐爛速度快,為求新鮮,消費者每週都得購買,有機蔬菜需冷藏運送,運費成本高,每週負擔運費恐怕也不是一般消費者接受的。

最後,為了減少病蟲害,堅持自然農法的葉菜類小農,會採取少量多樣的方式種植蔬果,如此便能有效抑制病蟲害的侵擾。不過也因此每週採收的品項和數量均不穩定,導致中盤商多半不願意派車來採購。 其實小農每週提供給消費者少量多樣的蔬菜,恰恰符合有機飲食中「身土不二」的概念,意即只吃本地的、且符合自然季節收成的食物,使人的身體與自然的規律融合在一起。但卻因缺乏相對應的銷售配套措施,導致這些小農面臨銷售困境。

「我們挑了一條最難走的路。」他說。曾彥翔認為實行自然農法的小農裡,葉菜類是最需要協助的一個面向。因為水果、雜糧和稻米,腐爛速度都沒有葉菜類這麼快,也比較沒有上述三個問題產生。

為了支持這些小農,曾彥翔想出與資源回收結合的宅配方式。他以人體循環說明他的配送系統:有機商品配送到會員家裡,如同動脈運送養分與氧氣到細胞;回程時順道載走會員家中的回收物,就好比細胞將廢物與二氧化碳由靜脈帶回。而回收場有如肺臟、二手店有如腎臟,就是處理這些家庭產生的資源回收物所在。此外,會員消費滿一定金額以上,所提供的回收物就能折抵商品費用。

「這樣我們車子就不會送菜出去、空車回來。」曾彥翔說,「除了資源回收營業額外,加上賣菜營業額、二手物品營業額,用這三筆營業額,把運費吸收掉,消費者又有這麼棒的、多樣性的蔬菜可以吃。」


圖:櫃台四面都是寶特瓶、瓶蓋、吸管等廢物利用作成的裝置藝術。

未來規劃

就這樣,新點子發想個不停,所以未來要Trial& Error事情還很多。最近這一年,他發現了日本的二手創意再生雜貨店「D&Department」,感到十分驚喜,「居然有人跟我想的事情一模一樣。」他說。

有鑑於D&Department經營模式已證明可行,因此他目前正著手準備仿效,建立二手創意再生工作室,由於之前和南台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合作比賽,使他認識了一些設計界的人士,他打算邀請木工、金工、編織等設計達人,工作室提供場地、機具與資源回收場的二手物,供達人們進行創意再生,有優秀的作品產生,則可在萬里綠生活賣場上架出售。此外,他也想在賣場內的一個區域再清出來,提供有機餐食,用的是使用自然農法的小農有機蔬菜。或許兩個月後,這裡又是不同的樣貌了。

「我的專長是整合的工作,提供綠生活服務的願景,不是消耗能源的消費方式,是重視環境責任的方式。」曾彥翔說。「綠生活也不是壓抑的生活,不是簡陋的生活,而是可以追求生活品質和美感的。」從深山裡的垃圾瀑布,到資源回收場,一步步走到綠生活社區中心,在這裡我們看到一個不斷嘗試、創新的理想實踐者,沒有任何包裝矯飾,而以一種務實的、企業化經營的方式,不斷整合各式各樣的綠生活點子,讓更多人理解他所感受到的美好。
 

|發         行|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計畫

|編輯委員會|陳東升、黃秀端、鄧育仁、蔡瑞明、鄭麗珍、謝國興

|編         輯|周睦怡、郭怡棻、陳慧艷、黃靖玫